AR/VR行业要闻
来源:新浪VR
苹果Vision Pro将于1月27日在美国上市。备受全球科技用户和行业瞩目的苹果Vision Pro预计将于1月27日在美国上市。另据市场研究公司Omdia此前预测,苹果计划在2027年推出采用更先进的MicroOLED显示屏的第二代Vision Pro头显,可提供更高亮度和更高效率,这比第一代型号中使用的带滤色镜的 WOLED 显示屏有显著改进,RGB OLEDoS技术直接从单层上附近的 RGB 子像素产生光和颜色,从而不再需要滤色器。
然而,过高的售价(Vision Pro售价为3499美元,折合人民币25000元)也实在是让持续关注的大众始终绷紧一根神经。此外,在Vision Pro刚发布时,有消息爆出由于制作复杂,良品率较低的问题,苹果被迫“大幅削减”其产量预测。有消息称,苹果Vision Pro的出货量预计50万部(此前为40万部)。除此之外,一直有传闻称苹果正致力于开发AR产品“Apple Glasses”,本应在头显一年左右推出,但该项目目前已被搁置,因此该公司可以专注于更便宜的AR/VR耳机版本,Apple Glasses被预计最早将于2027年推出。
近日市场研究公司Omdia称,苹果二代Vision Pro头显将采用更先进的micro-OLED 显示屏,提供更高的亮度和更高的效率。他们表示,苹果计划在 2027年将Vision Pro升级为RGB OLEDoS 显示屏,这比第一代型号中使用的带滤色镜的WOLED显示屏有显著改进。RGB OLEDoS技术直接从单层上附近的 RGB子像素产生光和颜色,从而不再需要滤色器。
三星XR新品爆料频出:三分市场局势将显。有报道显示,三星正与谷歌、高通合作开发的XR头显将与苹果Vision Pro竞争打擂,设备代号为“Infinite”,最初售价约为1000美元,但Vision Pro发布之后,这款MR头显最终的价格可能在2000美元左右,仍然比Vision Pro低1500美元。和Vision Pro瞄准的高端市场,Meta瞄准的入门市场都不相同,三星将这款头显定位于中端头显,避开了和苹果及Meta可能会产生的冲突,相对“和平”的选择了竞争较少的中端市场。NH Investment & Securities分析师Lee Kyu-ha表示:“三星电子可能会将其即将推出的XR耳机的定价定位在Vision Pro和Meta Quest之间。”
据称,三星还可能在其显示屏中使用双微型OLED,这将使其完全匹配Vision Pro的显示屏规格。而更为独特的是,此前有消息称三星将基于气味的技术引入新头显,如果这是真的,显然这将是一大突破,毕竟气味将能给使用者带来全新的沉浸式体验。
半导体行业要闻
2024全球半导体市场八大预测
预测1:2024年半导体销售市场将复苏,年增长率达20%
受终端需求疲软影响,供应链去库存化进程持续,虽然2023下半年已见到零星短单和急单,但仍难以逆转上半年年增长率下降20%的表现。IDC预计,2023年半导体销售市场年增长率将下降12%。
记忆体在历经2023年近四成的市场衰退后,原厂减产效应发酵推升产品价格,加上高价的HBM渗透率提高,预计将推动2024年市场增长。伴随着终端需求逐步回温,AI芯片供不应求,IDC预计,2024年半导体销售市场将重回增长趋势,年增长率将达20%。
预测2: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Infotainment(车载信息娱乐系统)驱动车用半导体市场发展
虽然整车市场增长有限,但汽车智能化与电动化趋势明确,成为未来半导体市场重要驱动力。其中 ADAS在汽车半导体中占比最高,预计至2027年ADAS年复合增长率将达19.8%,占该年度车用半导体市场的30%。Infotainment在汽车半导体中的占比次之,在汽车智能化与联网化驱动下,2027年年复合增长率达14.6%,占比将达20%。总体来说,越来越多的汽车电子将依赖于芯片,这将是对半导体市场长期而稳健的需求。
预测3:半导体AI应用从资料中心扩散到个人设备
AI在资料中心对运算力和数据处理的高要求以及支援复杂机器学习演算法和大数据分析需求下大放异彩。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IDC预计2024开始将有越来越多的AI功能被整合到个人设备中,AI智能型手机、AI PC、AI可穿戴设备将逐步成为可开拓市场。预期个人设备在AI导入后将有更多创新的应用,这将大大刺激对半导体的需求。
预测4:IC设计去库存化逐渐告终,预计2024年亚太市场年增长率将提升至14%
亚太IC设计厂商的产品广泛多样,应用范畴遍布全球,虽然因为去库存化进程漫长,在2023年的营运表现较为平淡,但各厂商在多重压力的影响下仍显韧性,积极探索创新和突破的途径,在智能型手机应用持续深耕之外,纷纷投入AI与汽车应用,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全球个人设备市场在逐步复苏下将有新的增长机会,预计2024年整体市场年增长将达14%。
预测5:晶圆代工先进制程需求飞速增长
晶圆代工产业受到市场库存调整影响,2023年产能利用率大幅下滑,尤其28nm以上的成熟制程需求下滑较重,不过受部分消费电子需求回温与AI爆发需求提振,12英寸晶圆厂已于2023下半年逐步复苏,其中以先进制程的复苏最为明显。展望2024年,在台积电的领军、Samsung及Intel戮力发展、以及终端需求逐步回稳下,市场将持续升温,预计2024年全球半导体晶圆代工产业将呈双位数增长。
预测6:国内产能扩张,成熟制程价格竞争加剧
在美国禁令的影响下,积极提高产能,为了维持其产能利用率,国内厂商持续推出优惠代工价,预计将对“非国产化”晶圆代工厂商带来压力。另外,2023下半年至2024上半年工控与车用芯片库存短期内有去化要求,而该领域芯片以成熟制程生产为大宗,均是不利于成熟制程晶圆代工厂商重掌议价权的因素。
预测7:2.5/3D封装市场爆发式增长,2023年至2028年CAGR将达22%
半导体芯片功能与性能要求不断提高,先进封装技术日益重要,透过先进封装与先进制程相辅相成,将继续推进摩尔定律(Moore’s Law)的边界,让半导体产业出现质的提升,而这将促使相关市场快速增长。预计2.5/3D封装市场2023年至2028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将达22%,是未来半导体封装测试市场中需高度关注的领域。
预测8:CoWoS供应链产能扩张双倍,:推动AI芯片供给提升
AI浪潮带动服务器需求飙升,得益于台积电先进封装技术“CoWoS”。目前CoWoS供需缺口仍有20%,除了NVIDIA外,国际IC设计大厂也正持续增加订单。预计至2024下半年,台积电CoWoS产能将增加130% ,加上有更多厂商积极切入CoWoS供应链,预计将推动2024年AI芯片供给提升,成为AI芯片发展的重要助力点。
新能源汽车行业要闻
高阶自动驾驶成2024年新能源车企争夺赛焦点。11月中旬,中国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L3级驾驶自动化(有条件自动驾驶)和L4级驾驶自动化(高度自动驾驶)功能的自动驾驶车辆经四部委遴选,可以获得准入,并在限定区域内开展上路通行试点。
自《通知》发布以来,奔驰、宝马、长安汽车、深蓝汽车、阿维塔等国内外汽车品牌也于近期纷纷宣布成功获得L3级测试牌照,自此,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速。
12月14日,宝马集团宣布,宝马搭载L3级自动驾驶功能的车辆近期在上海市正式获得高/快速路自动驾驶测试牌照。四天后,梅赛德斯-奔驰也宣布成为了首批获批北京市有条件自动驾驶高速公路道路测试牌照的企业之一,并且正式在京启动指定高速公路的有条件自动驾驶系统实测。同日,智己汽车宣布搭载L3级自动驾驶功能的车辆,在上海市正式获得高/快速路自动驾驶测试牌照。作为国内最早且单批次最多获得相关牌照的企业,截至目前长安旗下深蓝成功获得17张路测牌照。据透露,目前这17辆L3级自动驾驶车辆正在进行测试,长安在政策法规支持的前提下,将在合适时间将L3级自动驾驶功能推向市场。
伴随着深蓝汽车获得 L3 级测试牌照,同为长安系的阿维塔也宣布成为首批获批高快速路有条件自动驾驶测试牌照的企业之一,并已于近期在重庆高快速路段顺利通过L3级自动驾驶测试,获得由中汽研认证的测试报告。
不难预见,在政策和产业的共同推动下,在自动驾驶路测牌照发布的这一刻开始,高阶自动驾驶的发展将有望迎来真正的“质变”。
根据市场监管总局2021年发布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与SAE发布的自动驾驶分级标准,自动驾驶主要分为6个级别(0级到5级,L0到L5)。L3级自动驾驶是“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的分水岭,意味着驾驶员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脱手”、“脱脚”和“脱眼”,车辆也可以在特定条件下完全自动加速、转向及制动,虽然该功能目前仅搭载于测试车辆,但随着L3级道路测试牌照的出现,业内人士称这对于智能驾驶领域将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截至目前,国内已有北京、上海、重庆这三个城市开放了L3级自动驾驶路测,共计6个品牌获得测试牌照。
此前国内高级别自动驾驶的行业标准参差不齐,但四部委发布的《通知》中,明确了试点的申报条件,申报流程,试点实施流程,试点暂停与退出的情形,并指出了试点的工作目标与保障措施等方向性意见。该政策让自动驾驶车辆的上路更近一步,并且在车企申请L3级路测牌照的过程中,更有望让行业相关规则标准进一步统一细化。
信达证券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陆嘉敏向媒体表示:“L3级自动驾驶测试的逐渐落地有望推动高阶智能驾驶进一步迭代,新势力、自主品牌、传统豪华品牌对高阶智能驾驶的重视程度均有较大提升,智能驾驶也有望成为车主购车的重要考虑因素。”
工信部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搭载辅助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乘用车新车销售达700万辆、同比增长45.6%,市场占比提升至34.9%。今年上半年,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42.4%,较去年同期增加接近10个百分点,预计2025年乘用车L2级及以上智能驾驶渗透率将会达到70%。华西证券11月26日的研报指出,截至2023年8月,全国已累计开放测试道路超2万公里。
Copyright © 2021 上海溢联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官方网站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1019181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