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行业要闻
马云重回后,阿里将长远目光投向了AR。最近几天,阿里连续投资两家AR公司,引起了业内人士的注意。其中之一就是刚刚举办了品牌及新品发布会的、吴德周的公司「致敬未知」,而另外一家则是前华为P6首席架构师张慧敏创立的AR眼镜公司「奇点临近」。
纵观今年国内XR领域的发展,AR的脚步明显更快一些。调研机构CINNO Research本月刚发布了报告,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国内AR消费市场销量5.2万台,同比增长251%,环比增长19%,预计第三季度还会继续增长。
当下AR的爆火,自然也吸引了资本的注意。阿里近期在AR动作频繁,似乎也预示着其在这一领域有着更深远的规划。早在2015年,阿里就已经在自家业务中运用到了AR技术。2015年“双十一”,淘宝推出“大家电AR”活动,商品转化率达30%;2017年,天猫发布首本AR图书,同年的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宣布推出已筹备三年的AR开放平台,有意将AR和营销进一步结合和推广,更进一步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结合。与此同时,阿里也毫不吝啬投资国内外的AR企业,2016年投资了美国AR领域独角兽Magic Leap,贡献了近8亿美元的融资;此后,又以1500万美元投资了以色列的AR公司InfinityAR;在2017年,阿里以600万美元参投以色列AR头显镜片制造商Lumus的C轮融资,同年,又以超过1000万美元的资金投资了瑞士车载AR导航技术公司 WayRay(威瑞)。在国内市场上,阿里在去年3月投资了当前的热门大厂XREAL(当时的Nreal),最近又是连投两家AR创企,可见阿里对这一领域有着足够的信心。国外分析机构Fingent曾发布一项调查,到2025年,全球近75%的人口都将成为频繁使用AR的用户,到2030年,AR将创造高达1.2万亿美元的商业价值。当前的AR市场已经发展至爆发前夜,布局AR自然成为了各大电商资本首要着眼的规划之一。
来源:VRAR星球
Q2’23中国消费级市场AR产品销量同比增长251%。根据CINNO 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Q2’23中国国内AR消费级市场销量为5.2万台,同比增长251%,环比增长19%。随着暑期到来,旅游业持续火爆,随之带动消费者对AR在户外导航、翻译等功能以及大屏观影等娱乐功能方面的需求,预测今年第三季度AR产品销量将继续保持增长。从整体市场格局来看,国内号称“AR四小龙”的Rayneo、Xreal、Rokid、INMO在第二季度占国内整体市场份额约90%,领先于其他厂商。
雷鸟创新(Rayneo)二季度以39%的销量份额位居行业首位。雷鸟创新注重AR核心光学技术研发,在今年3月融资金额过亿,成为AR行业中潜力大且最具影响力的品牌。2023年5月,基于Air 1S迭代的新品Air Plus上市,两款价格集中在2-3K,销量表现亮眼,占雷鸟创新销量的81%。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基于光波导的消费级AR眼镜雷鸟X2上市后销量将进一步增长,同时其也将向海外拓展。
Xreal销量份额占30%,位居第二,且Xreal Air单品销量位列行业Top1。Xreal品牌从海外市场作为起点开始布局,一直坚持走国际化路线,利用官网提升品牌形象,吸引流量。Xreal借助5G捆绑套餐营销等方式在海外布局,已经在美国、日韩等国家排名前列。Xreal凭借海外知名度,迅速在国内热销。2023年5月Nreal宣布更名为Xreal,并推出多项产品升级。
Rokid属于第二梯队,2023年3月Rokid宣布与神州数码达成合作协议,正式签约神州数码为Rokid产品中国总代理,借助全渠道布局,实现国内核心一线城市全覆盖。凭借神州数码强大的国内渠道影响力和Rokid Max新品上市, Rokid Q2’23销量环比增长509%。
INMO一直主推自研阵列光波导的AR眼镜,其产品最大特点为外观设计更时尚轻薄,以及无线一体式设计,摆脱了有线束缚,是一个独立设备拥有独立智能系统,外观和普通眼镜相似。在采用光波导技术的国内消费级AR市场中,INMO销量排名第一,Q2’23的销量环比增长6%。
来源:CINNO
半导体行业要闻
上千亿元!从签单、扩产项目看SiC如何“狂飙”。
2023年,SiC有些波澜壮阔之景,但市场发展气势依旧澎湃。上半年,电动汽车应用领域仍是最热闹的。3月初,特斯拉宣布要在下一代电动汽车平台缩减75% SiC用量,引来了一些对SiC可靠性和供应链稳定性的质疑,但很快便发现,此举实际上并不会影响整个汽车市场对SiC的长期需求,因为SiC仍是电动汽车制造商未来必须考虑的核心零组件,特斯拉也不例外。事实也的确如此,特斯拉虚晃了这一枪,车企布局SiC的步伐反而像是加快了。
下半年的篇章刚翻开,SiC领域便有明显延续热度的迹象,而且电动汽车应用依然是主角,目前主要反映在订单情况上。7月以来,SiC材料和器件厂商在订单方面好消息连连,包含Infineon英飞凌、Wolfspeed及派恩杰等。具体情况如下:
7月12日消息,Infineon与赛米控丹佛斯签署了一份多年批量供应硅基电动汽车芯片的协议。英飞凌将为赛米控丹佛斯供应由IGBT和二极管组成的芯片组,主要用于电动汽车主驱动逆变器的功率模块。
7月5日消息,Wolfspeed收到瑞萨电子支付的20亿美元定金,目的是确保6/8英寸SiC晶圆的供应,并支持其继续进行美国产能扩张计划。
Wolfspeed将在2025年向瑞萨电子提供6英寸SiC衬底和外延片;此外,Wolfspeed北卡罗来纳州的查塔姆工厂全面运作后也将向瑞萨电子提供8英寸SiC衬底和外延片。
7月10日消息,派恩杰1700V/1Ω SiC MOSFET 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国内知名能源汽车企业的主驱逆变器辅助电源项目,并收获该知名新能源车企订单。
尽管7月单月的情况无法代表下半年的行情,整体走向仍待继续观察,但比较明显的是,下半年市场仍将是供不应求的。在此背景下,供应链的订单能见度以及销售收入成长性都值得期待。
来源:全球半导体观察
新能源汽车要闻
企业动态|宝马宣布加快开发L3级自动驾驶。7月27日,宝马集团宣布,其正在加快开发L3级自动驾驶功能,全球计划于2023年底或2024年初上市。宝马中国研发团队也已启动L3级自动驾驶的本土化研发,将根据当地法规要求为今后L3级自动驾驶功能在中国的适配和应用做好充分准备。位于捷克共和国的索科洛夫的宝马集团未来出行开发中心(Future Mobility Development Center)于2023年夏季正式启用,专注于驾驶辅助系统及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和测试。
宝马集团未来出行开发中心占地600万平方米,是宝马集团全球最大的测试场地,为测试高度自动化的驾驶辅助系统提供了优良基础设施。该开发中心距离位于慕尼黑的宝马集团FIZ研发中心约280公里,目前已有100多名工程师在此开展研发和测试工作。新的开发中心集成了综合的测试场地,由6条赛道组成,总长度25公里,南北坡的坡高达到80米。
除此以外,该开发中心还提供多个测试区域,其中包括一条6公里的高速公路,和用于符合L4级高级自动驾驶技术和系统测试的乡村道路和城市道路交通模块。自去年起,部分测试跑道已经投入了使用。
今年7月,宝马集团新上海研发中心正式启用,伴随宝马在北京、上海、沈阳、南京研发机构的持续拓展和升级,宝马集团已在中国建立德国总部之外最大最完备的研发体系。
来源:中国汽车博览
Copyright © 2021 上海溢联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官方网站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1019181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